Orbi RBK852MESH组网全面评测

Orbi是网件旗下专门做家庭分布式MESH组网方案的子品牌。Orbi的产品多是一套路由器,而不是单个路由器。Orbi RBK852是2020年推出的一款AX6000级别的MESH产品,包括一个主体和1个AP。

基础硬件如下:

CPU:IPQ8074A,4核2.2GHz

无线芯片:QCN5054*3,其中两颗负责两个5G信号,另外一颗负责2.4G信号。

5G 功放:Skyworks-85747

2.4G 功放:Skyworks-85333

6000Mbps组成如下:

5G1:2*2 MIMO/160MHz/1024-QAM/AX=2402Mbps

5G2:2*2 MIMO/160MHz/1024-QAM/AX=2402Mbps

2.4G:4*4 MIMO/40MHz/1024-QAM/AX=1147Mbps

每个单体都是三频路由器,两个5G信号其中有一个专门负责路由器之间的数据回传。

这也是高端MESH路由器常见的操作,因为是两个并行的5G信号,所以可以大大增加稳定性,增加用户体验。

需要注意的是RBK852的AX6000可普通的单体AX6000路由器不一样。普通的单体AX6000级别的路由器,一般是4800M的5G和1147M的2.4G组成,如果接收设备支持的话最大支持4800M速率连接。

 

下面是chiphell土豪论坛的norman_sly大佬的具体测试数据:

原文:https://www.chiphell.com/article-23236-5.html

 

 

如果不想看太多,直接看总结:

总结
        从测试可以看到,无论是运行在ac规范下还是ax规范下,RBR850的无线性能都非常接近有线千兆.从两种规范的无线来看,虽然由于无线网卡天线数量以及80MHz频宽的限制,AX无线连接速率只有1.2Gbps,但网路性能并不落后1.7Gbps连接速率下的ac无线多少.并且此时ac无线使用的网卡是4天线且支持NitroQAM的PCE-AC88,普通移动设备是达不到的,而支持WiFi 6的Intel AX200网卡通用性要好很多,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,都有可用的版本,并且没有价格门槛.
        当接入分体RBS850后,得益于主体和分体之间专用的第二组5G通道,连接两端的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依然保持很高的水平,从主体LAN端到分体5G的网络吞吐性能甚至完全达到了有线千兆的水准,而从主体LAN端到分体LAN端的测试成绩几乎和连接在同一台路由器上一致.而在模拟实际应用的测试中,即便隔了不少于两堵墙,且主体和分体之间相距7米以上的情况下,测试成绩依然相当可观,绝大部分项目都在300Mbps以上,且相当部分项目达到了400Mbps以上.在有线回程测试中,通过5G连接到主体和分体的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超过了700Mbps,远高于同时接在单一路由时的成绩.

 

 

测试平台及结果
    无线网卡部分: ASUS PCE-AC88 x2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SUS PCE-AX58BT x2
    千兆网卡: Intel I350 PCI-E 千兆网卡 x2
1.网络性能测试
测试模式:
  1. WAN to LAN 带宽测试, WAN口向LAN口发送数据;
  2. LAN to LAN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指定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  3. LAN to LAN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通过有线方式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;
  4. 5G(ac) to LAN上行 带宽测试,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C88,在802.11ac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至有线;
  5. 5G(ac) to LAN下行 带宽测试, 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C88,在802.11ac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至无线;
  6. 5G(ac) to LAN双向 带宽测试, 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C88,在802.11ac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;
  7. 5G(ax) to LAN上行 带宽测试, 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X58BT,在802.11ax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至有线;
  8. 5G(ax) to LAN下行 带宽测试, 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X58BT,在802.11ax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至无线;
  9. 5G(ax) to LAN双向 带宽测试, 即1台机器使用ASUS PCE-AX58BT,在802.11ax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;
  10. 5G(ac) to 5G(ac)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使用ASUS PCE-AC88,在802.11ac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指定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  11. 5G(ac) to 5G(ac)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使用ASUS PCE-AC88,在802.11ac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;
  12. 5G(ac) to 5G(ac)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使用ASUS PCE-AX58BT,在802.11ax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指定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  13. 5G(ac) to 5G(ac)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机器均使用ASUS PCE-AX58BT,在802.11ax下通过5G无线连接至路由器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方式:使用IxChariot的控制端,加载IxChariot的测试脚本,分别进行如下的测试,每种测试进行3次,取相对平滑的曲线.由于实际生活中,上百台无线设备连接家用无线路由器的极端情况基本不会发生,所以此次测试起,无线网络均不再进行100 Pair的测试. 
  • 1 Pair 测试,即模拟网络上有2个用户的情况;
  • 10 Pair 测试,即模拟网络上有20个用户进行数据交换时的情况;
  • 100 Pair 测试,即模拟200用户,同时进行数据交换时的情况.
本次测试使用了如下测试脚本:
  • Ultra_High_Performance_Throughput.scr    此脚本用于测试最大传输带宽,单次测试传输数据大小设置为9999999999Bytes.
测试结果:

注:
带宽测试结果单位均为Mbps;
本次测试结果无线部分基于2.4G 900Mbps,5G 2100Mbps的连接;
因网络环境不同,Chiphell不保证读者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.
2.网络扩展性能测试
网络扩展性能测试分为三部分,分别是近距离测试最佳网络性能,测试时5G连接通过PCE-AC88连接在802.11ac下;远距离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测试网络性能,测试时5G连接通过PCE-AX58BT连接在802.11ax下;有线回程5G网络性能.
(1)近距离测试:将RBS850作为分身扩展通过无线连接到RBR850,分别测试主机和分身之间5G to 5G、LAN to LAN、5G to LAN的网络性能.
测试模式:
    ① 5G(主体) to 5G(分身)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C88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    ② 5G(主体) to 5G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C88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;
测试结果:

    ③ 5G(主体 )to LAN(分身)上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(主体)至有线(分身);
    ④ 5G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下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(分身)至无线(主体);
    ⑤ 5G(主体) to LAN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    ⑥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上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(分身)至有线(主体);
    ⑦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下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(主体)至无线(分身);
    ⑧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双向 带宽测试, 即1台PC通过PCE-AC88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    ⑨ LAN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上行 带宽测试,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LAN(主体)至LAN(分身);
    ⑩ LAN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下行 带宽测试,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LAN(分身)至LAN(主体);
    ⑪ LAN(主体 )to LAN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(2)远距离测试:模拟实际使用情况,将RBR850和RBS850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房间(见下图),把RBS850作为分身扩展通过无线连接到RBR850,分别测试主机和分身之间5G to 5G,LAN to LAN,5G to LAN的网络性能.
摆放位置:

测试模式:
    ① 5G(主体) to 5G(分身)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X58BT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    ② 5G(主体) to 5G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X58BT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;
测试结果:

    ③ 5G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上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(主体)至有线(分身);
    ④ 5G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下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(分身)至无线(主体);
    ⑤ 5G(主体) to LAN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R850(主体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S850(分身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    ⑥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上行 带宽测试,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方向为由无线(分身)至有线(主体);
    ⑦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下行 带宽测试, 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方向为由有线(主体)至无线(分身);
    ⑧ 5G(分身) to LAN(主体)双向 带宽测试, 即1台PC通过PCE-AX58BT连接到RBS850(分身),另外一台机器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    ⑨ LAN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上行 带宽测试,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LAN(主体)至LAN(分身);
    ⑩ LAN(主体) to LAN(分身)下行 带宽测试, 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方向为由LAN(分身)至LAN(主体);
    ⑪ LAN(主体) to LAN(分身)双向 带宽测试, 即两台PC分别通过有线连接至RBR850(主体)和RBS850(分身),测试时两端同时向对方端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(3)有线回程测试:模拟实际使用情况,将RBR850和RBS850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房间(摆放位置与上一测试项目相同),把RBS850作为分身扩展通过网线连接到RBR850,测试主机和分身之间5G to 5G的网络性能.
测试模式:
    ① 5G to 5G 单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X58BT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一端向另一端发送数据;
    ② 5G to 5G 双向 带宽测试,即2台PC通过PCE-AX58BT分别连接到RBR850和RBS850,测试时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.
测试结果:

 

无线信号强度测试

户型图及测试点:

测试时Orbi RBR850的摆放位置为客厅与过道交界处,接近房子的中心.
  • A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7米,无实体墙间隔;
  • B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5米,无实体墙间隔;
  • C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2.7米,无实体墙间隔;
  • D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2.5米,无实体墙间隔;
  • E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7米,隔一堵墙;
  • F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3米,隔一堵墙;
  • G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2米,隔一堵墙;
  • F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3米,隔一堵墙;
  • H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6米,隔两堵墙;
  • I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7米,隔两堵墙;
  • J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6米,隔三堵墙;
  • K点,距离无线路由约5.5米, 无实体墙间隔
测试设备为Surface Pro3,无线网卡型号Marvell AVASTAR Wireless-AC.
测试结果:

注:
信号强度因路由摆放位置和户型而变化,本测试结果不能代表您会得到同样的信号强度.

总结

        从测试可以看到,无论是运行在ac规范下还是ax规范下,RBR850的无线性能都非常接近有线千兆.从两种规范的无线来看,虽然由于无线网卡天线数量以及80MHz频宽的限制,AX无线连接速率只有1.2Gbps,但网路性能并不落后1.7Gbps连接速率下的ac无线多少.并且此时ac无线使用的网卡是4天线且支持NitroQAM的PCE-AC88,普通移动设备是达不到的,而支持WiFi 6的Intel AX200网卡通用性要好很多,无论是笔记本还是台式机,都有可用的版本,并且没有价格门槛.
        当接入分体RBS850后,得益于主体和分体之间专用的第二组5G通道,连接两端的设备之间的传输性能依然保持很高的水平,从主体LAN端到分体5G的网络吞吐性能甚至完全达到了有线千兆的水准,而从主体LAN端到分体LAN端的测试成绩几乎和连接在同一台路由器上一致.而在模拟实际应用的测试中,即便隔了不少于两堵墙,且主体和分体之间相距7米以上的情况下,测试成绩依然相当可观,绝大部分项目都在300Mbps以上,且相当部分项目达到了400Mbps以上.在有线回程测试中,通过5G连接到主体和分体的设备之间的传输速率超过了700Mbps,远高于同时接在单一路由时的成绩.

 

作者:wifi之路 来源:WIFI之路

链接:https://www.wifilu.com/1437.html

版权声明:本站除标记为转载外,均为原创,转载请标注来源和原始连接。

THE END
分享
二维码
< <上一篇
下一篇>>